1月1日 芜湖市邮电局公开发行《芜湖简报》 中共芜湖市委机关报《芜湖简报》改由芜湖市邮电局公开发行,至
1月 芜湖市重型机床厂被安徽省委命名为省大庆式企业
2月 芜湖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下属三局 在调整芜湖市基本建设委员会领导班子的同时,成立芜湖市建筑工程局、芜湖市城市建设局、芜湖市建筑材料工业局(与建材公司合并办公)。
同日 芜湖市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《中共芜湖市委关于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情况汇报》称:从几方面抓好对老干部的工作:1.对长期“靠边”、没有工作的老干部,首先安排其工作。这类干部(相当县级以上单位)我市共有27名。其中年老体弱、确实不能工作的3人,应该安排工作的24人。现已安排工作的19人,还有5人待安排。2.对过去安排当视察、顾问的老干部,排一排队,摸清情况,能坚持工作的也酌情安排适当工作。我市先后安排当视察13人,顾问的20人,共33人。其中身体较好、能坚持工作的12人,现已安排工作的11人,待安排的1人;不再另行安排工作的21人。3.加强对老干部的管理,从政治上、生活上关心和照顾老干部。
3月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市专科班成立 经省批准,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市专科班在原二十六中校址成立。同年10月,专科班改为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市师范专科学校。
同月 芜湖市开展清查工作情况 芜湖市委清查办公室《关于清查工作情况的汇报》称:截至今年3月18日,全市列为清查对象共有112人(不包括长航芜湖分局),其中县以上的干部40人。采取组织措施的有50人。现已查证清楚的有68人(已解脱24人),占总数的61%。全市需要说清楚的对象共有668人,其中县以上的干部有58人(现已解脱的30人)。领导层中因态度不好采取组织措施的有3人。现已说清楚的有399人,占总数的59.7%。除少数运动起步迟的单位,以及少数牵涉到外地的案件外,我市清查工作在3月底基本可以结束。
同月 芜湖市中级法院成立复查组 复查组的主要任务是对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因反对林彪、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,反对“文化大革命”和为刘少奇、邓小平鸣不平而被打成反革命的案件,进行复查改判。
同月 芜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革命领导小组改为芜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局长杨玉金。
同月 芜湖市教育局成立 1978年3月,撤销芜湖市教育局革命委员会,成立芜湖市教育局。局长莫晓风。
同月 芜湖市开展市区环境基本情况调查 由市环境保护办公室主持,领导监测站实施对市区环境基本情况开展调查。
4月 南陵县委成立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工作机构 南陵县摘帽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。第一阶段是从1976年10月粉碎“四人帮”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,这阶段平反了13件右派案件。第二阶段是1978年12月至1987年,成立了领导组,并从县直机关,各公社、镇抽调300多人办案,共计平反冤假错案899件。其中,右派360件、四种人(中右分子、严重右倾、反社会主义分子、拟似右派)159件、右倾8件、审干肃反232件、其它方面140件。右派平反结果,重新安排工作213人,办理退休94人,办理离休12人,退职106人,恢复党籍14人,恢复转为城镇户口442人(包括受株连家属343人)。全县给平反人员补发工资及各种补助达33万元。
同月 芜湖市恢复党的报告员制度 芜湖市党的报告员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这一制度被破坏。王德民等31人为芜湖市党的报告员。在1978年底首先组织宣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。
5月 芜湖市毛巾厂织造车间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
同月 芜湖纺织厂马凤英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者
同月 芜湖市开展“一批双打”斗争 为深挖和打击“四人帮”的社会基础,推动揭批“四人帮”运动的深入发展,全市开展“一批双打”斗争(批江青反革命集团,打击反革命,打击贪污盗窃)。1979年1月结束。
同月 芜湖市文联恢复 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文联工作被迫停止。1978年6月,中共芜湖市委决定恢复市文联。同年8月14日至16日,召开第二届全委扩大会会议,选出市文联主席、副主席。
同月 南陵县卫生学校创办 后改为南陵县卫生进修学校。
8月 芜湖市检察院恢复建制 同时中共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立,阮全发为党组书记。检察院内设法纪检察科、经济检察科。
同月 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侯仁之师生一行来芜湖进行《芜湖总体规划》科研活动
11月 芜湖市业余医科大学恢复 经芜湖市革命委员会批复同意,复办芜湖市业余医科大学,1979年9月正式开学。
12月 芜湖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情况 公安局需要复查的案件1868人,已查823人,其中全错全平41人,部分纠正的11人。法院受理申诉复查案件308件,查结146件,其中全平的35件,部分纠正的7件。组织人事部门对审干的复查:文化大革命中,全市受到各种审查处理的干部1814人,占干部总数的20%,需复查的1357件,已复查1282件。复查的案件中,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的32件,部分错部分纠的119件,修改不实之词的99件,占复查案件的19.4%。右派分子摘帽子95人,正在办理的20人,工作安排也在进行中。落实干部、知识分子政策也抓得较紧,142名长期未分配工作和安排不当的老干部,除老弱病残外,都作了安排和调整。全市学非所用的知识分子、科研人员827人,已基本调整。全市区局以上机关共受理来信来访28702次,其中市委、市革会受理14319件,并自办4607件。
12月 安徽机电学院成立 经国务院批准,在芜湖机械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安徽机电学院,保留中专部。
同年 芜湖发生夏秋特大干旱 这次干旱持续时间长,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灾害。
同年 芜湖市整修戴安澜烈士墓
同年 安徽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
同年 芜湖市中小学恢复秋季始业制 即恢复在秋季入学。在校各年级学生一律延长半年(一个学期)为过渡。
同年 经国务院批准,芜湖市为甲级旅游对外开放城市
同年 芜湖市长江路街道废品收购点被评为全国废旧物工作先进单位
同年 芜湖县黄池公社西埂生产队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1978年是大旱之年,为开展生产自救,农民自发性地搞变革,一些地方试行将小宗作物包到户。芜湖县黄池公社西埂生产队率先实行包产到户,承包期为20年、50年。
同年 繁昌县首次大面积示范栽培杂交稻 共800多亩,平均亩产超过700斤。
同年 芜湖市开始专业技术干部业务职称评定工作 这是“文化大革命”以后第一次专业技术干部业务职称评定工作,共为39位科技人员评定了职称。其中副总工2人、工程师30人、技师3人、助工4人,并恢复15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由市卫生部门办理。
同年 芜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开展对市区大气环境监测 1978年、1979年,芜湖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分别对长江、青弋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。
同年 芜湖无线电一厂被规划为省广播电视机生产定点厂家
同年 芜湖市平反“文革”中的冤假错案 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全市约有2227名干部被立案审查。在复查后,全错全平1470件,占总数66.5%;部分错、部分平的260件,占总数11.7%;其余497件是违纪、政历问题未予改正。对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迫害致死及受株连的159名干部 、群众的遗留问题分别作了妥善处理。从1980年3月起,全市各级党组织对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干部审查材料进行了清理和处理工作,全市清理1.2万多名干部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形成的材料19万份,分别予以销毁或退还本人。
同年 芜湖市工艺美术厂铁画艺人张德才当选为全国五届人大代表 芜湖市工艺美术厂被列为对外开放单位。
同年 芜湖市财政体制改为实行“增收分成,收支挂钩” 市财政的预算收入主要有工商税、企业收入、农业税、其他收入4大类;支出主要有基本建设、新产品试制和挖潜改造、城市维护及建设、支援农业、文教科学卫生事业、抚恤及社会救济、行政管理、其他等8大类。
同年 芜湖被确定为全国人防重点城镇 第三次全国人防会议确定,安徽合肥、蚌埠、芜湖等10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人防重点城镇。
同年 芜湖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建 市委副书记程介一担任主任委员。各区、局及基层相应建立健全爱卫会组织。
同年 中共芜湖市委发出《关于整顿社会治安、交通秩序、市容和城市清洁卫生的通知》 并成立了三整顿办公室。
芜湖大事记
当前位置:首页 >> 芜湖大事记
1978年
录入时间:2013-04-02 14:02:17
党史百科更多